• Call: (65) 6287 6268

华德福教育的几个观点

2008年05月

陈滢

儿子刚从群峦拥抱的有机农场回来,他去了三天。第一天全班同学(包括一位吨位非常可观的大伟)在两位老师及两位妈妈的护航之下,从学校越野六哩(约十公里)的踏青步道健行抵达农场,花了四小时。途中顺道观察辨识动植物如何在温暖的春日里苏醒。

我在下午三点开车至农场时,有的在休息聊天、有的踢足球。接下来,农场的工作人员以游戏及带动唱的方式,让他们了解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特性及重要性;又带领大家分组做一些农场的例行工作比如:喂鸡、收集鸡蛋、换水、打扫鸡舍、赶鸡入笼、洗鸡蛋等。晚餐由一组同学帮忙准备,一组负责缮后清理,之后就是大家最期待的营火会和夜间健行。

夜间健行是这群小五生最期盼、最刺激的活动,也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之前的农场工作,他们每年都会到不同的地方学习,基本熟悉农场的作业)。我们从有灯光的客厅渐渐走进一片漆黑,只有月光与星光的野外。不带手电筒,眼睛在此时失去作用,每个人必须藉由耳朵去听、脚底去触探脚下的大地、皮肤去感觉四周的环境。之前在较昏暗但还可辨识的地方,大家学习认识眼睛边缘视力(peripheral vision),一旦进入夜的怀抱,眼睛中间视力在没有灯光的野外便得到休息,边缘视力变得活跃起来,此时天上的星辰特别明亮,有人看见流星飞过。回程时,向导让孩子们有机会单独走一段路,前后两人相隔约二十秒钟,感觉一下孤单夜行的大自然,细细体会身体感官之间的微妙联系。当再见到远处的灯光时,有种说不出的温暖,却也对满天的星斗依依不舍起来。

第二天的日间野外教学、农场工作及夜间健行虽然行程紧凑,却难不倒这帮精力充沛的孩子们。第三天早上,他们带着自己准备的干粮,从农场走三小时回到学校。

诸如类似的远足(field trips)或户外教学,在儿子的华德福小学生涯中,是一年比一年精采与艰难。从他幼稚园的半日游、一年级在外过夜一天开始,每年增加一天,到四年级时他到车程六小时外的自然活力农耕农场过了四天的农场生活;而今年五月将到北加州莎思塔山(Mt. Shasta — 印地安人的圣山)的户外学校过五天;还有一场仿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我看到儿子从种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学习到书本上没有教过的东西,过一把古人如印地安人、西部拓荒时期的生活,亲身体会人类在不同阶段、不同方式、不同行业与大自然相处的生活。他的经验在不知不觉中丰富起来,人生思想也在默默中竖立修正。

最感欣慰的是这些活动都是在大自然的教室中进行,没有现代科技如电脑、电玩或僵化的纸上谈兵,也没有无止尽的作业练习。户外教学的老师或辅导员不止教导自然知识,更以身作则而传承着一种尊重自然、追求和谐的生活态度,灌溉这些幼小心灵以慈悲喜舍之法水、质朴勤奋之观念。

儿子的华德福经验羡煞不少朋友,他们对他短小轻薄却随意发挥的功课、创意十足的美劳及丰盛无比的校外教学生活发出赞叹,巴不得自己也有机会过过这样的学校生活(我就是以极雀跃的心情成为他们某些远足的监护人 — chapron);也有一些朋友在欣赏之余,不免提出问题,比如:社会竞争力、学业成绩、与主流社会融合等等,华德福学校出来的小孩能否克服。

在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前,我总是会问:什么是你要的?什么是你优先考虑的?撇开学费不谈(本校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学费折扣)你要找什么样的学校来教育孩子或为孩子量身定做适合他的学习环境?这些不是简单的问题,为人父母,我们当然希望找到符合所有条件的学校。

选择华德福学校,我所着重的是孩子性灵的成长及自然的教学。自己尝过填鸭式和联考式、以分数至上竞争至上的教育,不希望孩子再步上大人的后尘,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他该有的童年童趣;我们也向往华德福教育所阶橥展望的:让孩子成为『全人』,一个均衡成熟灵性的世界公民。一旦这样的养成教育成熟,他的社会竞争力不会少、学业成绩不会低、主流社会更是喜欢这种有团队精神且 EQ 不低的人智毕业生(容下次文章介绍)。

最近读到几篇文章,其中一篇提到几项近几年来的科学研究,说明华德福教育也可以是健康的选择。文中提到史丹勒博士强调适当的教育可以刺激生命力而增进长久的健康,华德福学校每天生活的韵律以及足够的肢体活动如:音语舞、课堂游戏、运动、体育、园艺及劳作(有的学校还有木工)等,对孩子的健康有益。作者波布罗斯基(Thomas Poplawski)举了几项近年来的科研以阐明其观点。

  • 三十年前德国有两位医师注意到,社会的变迁使得孩子越来越提早成熟,因而担心他们不够成熟的情绪无法以健康的态度来应付身体的早熟。

早熟的原因有若干因素:营养的改进、动物饲料含有生长荷尔蒙都是现代社会很难避免的现象;此外社会压力也是一大因素,比如:母亲患有忧郁症、单亲母亲、家中出现无血缘的男性、家庭冲突、都市化环境、自第三世界国家收养孩子等等,还有体重过重则是近几年研究发现是促成提早发育的可能因素。

晚熟的因素则有:大家庭组织、与生父有温暖亲密的关系以及低压力、支持性的家庭环境。两位医师对华德福教育的某些特点,例如:教室里如家庭般的布置及氛围、老师与学生的长期关系(陪伴学生从一年级直到八年级)、以及低压力、非竞争的学习环境、无过度的课业、考试及分数等等,是否也可能是促成晚发育的因素,抱有高度的兴趣。由于在发育期女生比男生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因此他们决定对德国境内一一七五名华德福学校的女生与同地区一一一八名公立学校的女生,以他们的第一次月经来潮作比较。他们发现德国公立学校的女孩初潮是在12.63岁,与美国女孩的 12.43 岁靠近;然而华德福学校的女孩初潮则在 13.25 岁,晚了近八个月。我们要知道此项研究发生在三十年前,若在今日的二十一世纪,拜速食工业之赐,可以预料女孩的初潮还会提早,而华德福的家庭一般饮食取向朝较健康、有机方面为主,故两者之间的差异有可能更大。至于发育太早的弊端,琉璃光已有许多资讯,故不在本文探讨范围内。

  • 近视似乎一直是亚洲人的专利。我儿子的验光医师甚至说:中国人比美国人较易得近视。上个世纪的科学家也说孩童近视多为遗传所赐。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及台湾孩子近视率为 40%,美国孩子为 10%-16%,其中 10% 为国小儿童而 16% 为高中学生。然而近视真的是咱们亚洲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吗?

波布罗斯基在文中提到,一些研究近视的科学家发现自己的小孩竟然也戴上近视眼镜,而他们自己并没有家族近视历史,于是怀疑眼睛疲劳是否才是近视真正的原因。相关的证据来自研究阿拉斯加的原住民,他们的小孩自上学后约有三分之二发展出近视,而小孩文盲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则无近视。自此研究者终于承认过度阅读及其他近距离对焦的活动对眼睛所造成的压力和视力疲劳才是近视的元凶。

许多华德福的教师与家长们似乎也注意到华德福学童戴眼镜的比率较低,即使没有正式的调查与研究,以邻近学校课业沉重比来看,这些观察值得注意。

华德福孩子的视觉生活和一般学校孩子不同。首先,他们在早期(七岁以前)不太读书认字,而由家长读故事书给孩子听;他们也不太看电视或接触电脑。其次,他们每天沉浸于色彩之中。教室是以一种叫「乐珠儿」lazure 的特殊粉刷技术油漆在白底的墙上,以透明水彩调成不同深浅的颜色层层刷上,如大自然阳光照射所产生的效果,看起来非常自然。从华德福一年级教室刷上不同层次的红,到六年级是不同层次的蓝,孩子们所感受的是软性的颜色,好像可以呼吸一样。笔者家进门面对的墙就是和两个儿子一起乐珠儿成的,来家的客人都很喜欢。

此外儿子从幼稚园一直到五年级,每天至少要玩到颜色,比如:水彩、毛线、十字绣线、彩粉笔、彩色铅笔、彩蜡笔、彩钢笔等,五彩缤纷的颜色对眼睛具有放松的作用。而班上一年几次的远足,接触到大自然,眼睛不容易疲劳。以上种种,尤其是二年级才开始阅读,也许是华德福孩子视力发展健康的原因。

  • 大约十年前,一组瑞典研究学者对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过敏严重的问题感到忧心,他们也同时注意到某些自外于某种现代医学、营养和养育孩子方面的另类孩子,例如:华德福学校的小孩,似乎比较少过敏。

于是他们做了一项研究,比较二九五位华德福学童与三八○位邻近学校的学童。他们从孩子的父母亲得到孩子的病历纪录,并在这些孩子皮肤上作十三种过敏原试验及抽血检验。实验结果显示,13%华德福学生及 25%公校学生分别得到所谓的过敏症。他们也注意到越是在生活中实践华德福理念的家庭 — 像是吃有机食物、不打疫苗等,得到过敏症的孩童也越少。

其中可能的原因有几种:华德福的孩子大多数不注射MMR(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疫苗,故大多数可能得过麻疹(瑞典的麻疹病例,华德福小孩占大多数)。他们多在更年长的时候才接种破伤风及小儿麻痹疫苗(很像我小时在六、七岁以后才接种疫苗,当时没有MMR);较少使用抗生素及退烧剂;多食用有机食品、自然活力农耕食品以及含有乳酸菌和发酵蔬菜的食品(优酪乳、泡菜、酸黄瓜等);出生时比较可能吃母奶;以及在家比较少吸二手烟。

另一群国际学者决定重复调查,他们在奥地利、德国、瑞典、瑞士、及荷兰比较四六○六位华德福的学生和邻近公立学校的2024位学生。调查结果与上述瑞典的实验相当接近 — 亦即华德福学生在鼻窦炎、异位性皮肤炎及非典型过敏症的低发病率,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是华德福学生得过敏性疾病的机率较低。虽然他们将此归功于华德福家庭的生活方式,然而生活方式的异同如何造成两者之间的差异仍不清楚。

综观以上几点,本文再次强调华德福教育除了注重孩子和谐社交、健康的人生观和情绪、生活方式、浓厚的人文气息优点外,长期促进孩子健康的身体也可以是现代父母的一个选项。

回头省思我们中国人的教育,除了知识的传递外,我们的教育能为孩子作些什么呢?五千年的伦理道德教育虽然在励志健康的人生观起很大的作用,但我总觉得我们的教育在功利心方面过度强调,而在美育及性灵方面缺了点什麽。过去五十多年来,人性遭到严重的撕裂与摧毁,如何恢复到上古时代师法自然、生活自然、悠游于自然之灵性朴质的生活是知识教育无法解决的。

或许我们可以从美育方面着手,从色彩学习,进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净化心灵,这样才可能创造和谐的社会。华德福的美育教学,我在儿子身上看到一点一滴的薰陶,真是满心的欢喜,而慈悲的雷博士在八月邀请几位华德福美学的老师到 Crestone 传授色彩美育,对于想一探性灵美育的教育工作者或父母们,应该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参考机会,我雀跃期盼地拭目以待。